ISSN:1006-6772 

CN:11-3676/TD

主管: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

主办:煤炭科学研究总院     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
主编:解强

副主编:史翊翔  赵永椿   段伦博  曹景沛

执行主编:代艳玲

责任编辑:

常明然,010-87986452 

白娅娜,010-87986451 

张鑫

编辑出版:《洁净煤技术》编辑部

地 址:北京朝阳区和平里煤炭大厦12层(100013)

电话:(010)87986452/87986451

网址:www.jjmjs.com.cn

电子信箱:jjmjs@263.net

印刷:北京联合互通彩色印刷有限公司

国内发行:《洁净煤技术》编辑部

国外发行: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(北京399信箱)

国外代号:1430Q

广告发布登记号:京朝市监广登字20200056号


 

“新型煤化工技术与产业化应用”特刊征稿  

 

 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,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,不仅可生产煤制油气,补充国家油气供应;还可生产煤制烯烃、煤制乙二醇等紧缺化工品,增强我国化工原材料的自主供应能力。同时可拓展煤炭利用空间,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,推动煤炭清洁高效洁净转化,减少散煤燃烧污染。

 

  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煤化工项目的投资超过5000亿元,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化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煤制油、煤制烯烃、煤制芳烃、煤制天然气、煤制乙二醇、煤制二甲醚等工艺技术的突破和示范工程均有重大进展。

 

  煤化工“十三五”规划中,将产品差异化、高端化和高附加值作为发展方向,重点延伸新型煤化工产业链、拓宽产品类型及开发新的煤基化学品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新型煤化工发展的重点是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持续创新,主要包括提高能源效率、降低能耗和排放、优化终端产品以及降低成本等。发展高效的洁净煤技术,延伸新型煤化工产业链,实现煤炭资源低碳利用是未来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目标。

 

  为系统性地报道洁净煤领域的科研成果及技术现状,本刊于2014年第5期组织了“碳减排技术”专题;2014年第6期报道了“低阶煤提质利用技术研究”专题;2015年第1期组织了“《洁净煤技术》创刊20周年纪念特刊”;2015年第2期组织了“燃煤污染物治理及防治理论与技术”特刊,为读者了解煤炭深加工发展现状及洁净利用提供了参考。

 

  为全面展示新型煤化工行业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产品,促进煤炭加工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,本刊拟于2016年第5期特开辟“新型煤化工技术与产业化应用”特刊,优秀论文将作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、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2016年“第三届煤炭科技创新高峰论坛”(论坛主题——煤炭绿色开采与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)的参会论文,并择优在大会上进行交流。以下写作方向仅供参考,作者还可自行拟定其他相关方向。

 

  1.新型煤化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

  2.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技术研究

  3.煤制油、煤制气技术与产业化示范工程

  4.煤气化及其多联产系统技术研究

  5.煤化电热冷多联产技术研究

  6.煤制烯烃、甲醇、二甲醚、芳烃等石油化工产品技术及设备研究

  7.煤洁净高效燃烧技术及设备的研究

  8.燃煤污染物及PM2.5协同脱除技术研究

  9.煤基新型碳材料的研究

  10.碳减排技术研究及应用

  11.煤化工“三废”处理与利用

  

  一、论文内容要求

  来稿要求选题新颖,观点鲜明,资料翔实、准确、说服力强,为原创、未公开发表的作品,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,或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;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展与实施情况。论文字数5000字左右。文章格式请参考《洁净煤技术》正刊。

 

  二、交稿时间

  请您于2016年5月30日前将稿件发送至邮箱:shtk2016@163.com

 

  三、版面费支付

  为维持本编辑部的正常运行,需支付2200元/篇出版费。

 

  四、稿酬支付

  为答谢您提供的高质量、高水平稿件,特支付稿酬200~400元/篇。

 

  五、联系人

  《洁净煤技术》编辑部 孙淑君 电话:010-84262927,13621128269

上一篇:《洁净煤技术》2015年优秀论文TOP20

下一篇:关于召开第二届中国煤炭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研讨会的通知